主要是通过搭建五个平台,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推进各方面工作向前发展。
二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方面树牢了国家安全观,充分展现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省高级人民法院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省人民检察院把服务和保护民营经济合法行为作为重点任务来落实,为疫情影响下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增加就业提供了法治保障。
两院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依法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跨境犯罪,为疫情防控和边境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持,有力维护了边疆的安全稳定。三是数据翔实、案例生动,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为民情怀和社会教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欠薪案件的执行力度。督促指导基层法院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农民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欠薪案件,符合立案的实行快立、快审(快裁)。2020年,省法检两院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司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强化,司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杨亚林代表说,法检两院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政治站位高、把向准,个人完全赞同。郭大进代表说,2020年,两院工作亮点突出。三是解决能融入的问题。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75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0万人,较2015年的13.1万人,增加了61.07%,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14.7万人的143.54%。应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6.04万人,实际代缴106.04万人,代缴率100%。有持证残疾人19.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8.48万人。捐献造血干细胞11人,挽救11名血液病患者生命。
二是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并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了信息核查机制,坚持逢进必核,强化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保障对象精准度。
率先实现社会救助资金社银一体化发放,实现了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安全发放。一是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统一规范和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大力推行一部手机办低保,方便困难群众申报。为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人均补助水平从318元/人.月提高到413元/人.月,增长29.87%。
十三五时期,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大幅提升,养老服务得到较快发展。一、保基本,有效落实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放开了农村户籍人口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实现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20年顺利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职业年金顺利归集投资运营,其他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全市养老保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结合昭通实际,制定出台我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信息化为支撑,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力提升救助综合效能。
争取博爱家园项目援建资金3571.65万元,实施博爱家园项目79个,修建了一批逃生避险的硬件设施,以党支部+红十字会+困难群众的模式,帮助群众发展种植、养殖、第三产业,助力1992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这些款物主要用于灾害救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助医助学等方面,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新增养老床位6610张,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1017张。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市政府网、昭通新闻网、北纬29°、中国发展网以及微昭通、昭通发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通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准、兜住、兜牢专项行动,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编密织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在服务社会和保障民生中,广泛开展以募捐救助、应急救护、健康教育宣传、红十字青少年、备灾救灾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依托红十字工作站努力解决群众的人道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带动全市各行各业近12000人积极参与到红十字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抓手,成为组织认可、群众记得住得实惠的品牌项目。各位记者朋友,十三五时期,我市认真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兜准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编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有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截止2020年12月,全市有民政保障对象74.18万人,其中:农村低保57.35万人,城市低保13.86万人,特困供养对象2.01万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0.96万人。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先生,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范晓斌先生,市人社局副局长禄勇先生,市红会副会长熊兴兰女士,市残联副理事长徐明女士。十三五以来,全市各级残联围绕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政策落实。
同时,我们制定了院有级别、脸有笑容、身无异味的服务原则,提出了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差异化保障、娱乐化生活、零事故运营的管理服务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设施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答记者问云南日报记者:随着当前老龄化的日益临近,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请问十三五以来,昭通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老有所养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昭通市人社局副局长 禄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9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42万人,支出资金3.33亿元。
因为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解答。应代缴低保特困人员15.70万人,实际代缴15.70万人。
新增养老床位6610张,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1017张,可以满足全部失能特困人员的入住需求。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5082万元,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12.56万人次,使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98.14%,辅助器具适配率达96.32%、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达92.05%、因残致贫康复需求服务率达99.19%,基本实现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鲁甸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接收各级援助资金2.3亿元,建成民房1946户、备灾仓库2个、基础设施项目8个、减灾项目11个、卫生室99个、卫生院21个、学校21所,受益群众达330余万人次。发布会现场2月1日上午,昭通市召开第十场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为昭通市民生保障专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对新入住的老人进行心理慰藉,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习惯敬老院生活。率先探索打破以户籍性质区分城乡低保对象的做法,综合研判以迁入地是否属于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主要收入来源是否发生变化等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43923名易地搬迁群众直接由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合理提高救助水平,有力确保了易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基本生活有保障。
昭通发布编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在十三五期间,红十字会在民生保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以践行这一宗旨?昭通市红会副会长 熊兴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昭通市红十字会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十四五时期,民政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三个最大化(最大化用活用足政策、最大化争取各方支持、最大化让困难群众受益)为原则,认真有效落实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进一步编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
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队伍,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直接通过网上经办大厅和手机APP(办事通)等网络渠道办理业务、参保缴费,累计网上办件4万余件,实现了足不出户享受社保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7%。发起无偿献血倡议,无偿献血达14.42万人次,献血量4761.62万毫升,受益群众达15万人。
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9%,2019年5月1日单位缴费比例全部下调至16%,并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截至2020年底,以上措施为企业减负5.95亿元。对可能因自然灾害导致受威胁的群众进行紧急转移避险,同时及时协调调动各方救援力量投入抢险救援,全市6.30洪灾中紧急转移避险2.3万余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解决住得下的问题,就是要夯实养老基础设施。全市低保特困人员应参保28.53万人,实际参保28.53万人。
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机制,切实增强基层社会救助力量,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昭通召开,昭通市2个项目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博爱家园精品项目。
由于受传统观念、故土难离情结等因素影响,许多老人不愿到敬老院生活,不能适应敬老院的生活在统筹预警信息落地、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巧家5.18地震救援和全市6.30抗洪抢险中,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时组织转移受灾群众,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合昭通实际,制定出台我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信息化为支撑,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力提升救助综合效能。据第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比例推算,截止2020年底,我市共有残疾人40.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46%。
据报道,从明年起,所有市民将可以把垃圾分成两类,分别扔进两种专门垃圾箱:一种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玻璃、塑料、硬壳纸、金属罐等),另一种和现在一样,放所有其他垃圾。
我们也期待,在特许经营模式中推进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使白洋淀焕发新生机,全面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5月10日,生态环境部下发《关于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通知书》,以三期项目环评缺乏相关规划依据和规划环评为由,撤销省生态环境厅对三期项目的环评批准。
(十一)其他必要的督察工作方式。
广东练江污染、长白山违建高尔夫球场及别墅、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臭味扰民、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严重破坏、鄱阳湖放任违法捕捞、哈尔滨市垃圾围城曾经民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正在一件件得到改善。
二是进一步强化标本兼治的系统谋划。